行情多变,对养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养猪,也要会卖猪!321日,由南方农村报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2023中国猪业健康管理大会暨猪病净化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大会邀请武汉华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祖凯分享《当前养猪业形势及行情分析》专题报告,他分析认为2023年第四季度季节性上涨可能出现,但最高点难以突破202210月同期价格。

 武汉华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祖凯


15家上市猪企产能接近全国20%,当前能繁母猪产能略高于正常量

复盘2022年的行情与供需关系,可以更好地判断今后的行情与趋势。赵祖凯回顾数据表示,20221-4月行业严重亏损逼近10/kg4月下旬进入上涨通道,1020日全国均价28.59/kg,广东部分地区突破30/kg大关;四季度价格下行,202311514.38/kg,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7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减少,至20224月下降至4177万头,去产能化时间长达10月,去化幅度达8.5%;截至2023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67万头,环比-0.6%存栏量连续增涨8个月,达到正常保有量的106.5%会议现场高朋满座


赵祖凯表示,20222季度至20231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2023生猪出栏量,2020年能繁母猪平均存栏3700万头,对应2021年出栏6.7亿头;2021年能繁母猪平均存栏4418万头,对应2022年存栏6.99亿头;20222季度-20224季度能繁母猪平均存栏4343万头,产能相对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次育肥和养大猪的企业增多,或许只需要更少的能繁母猪即可满足猪肉消费。

巨头加速崛起的趋势不容忽视,据赵祖凯介绍,统计牧原、温氏、正邦、新希望、大北农等15家上市猪企的出栏数据,202015家上市猪企年总出栏量5765.23万头,20219747.2万头,2022年飙升至12863.64万头,约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

 

上半年行情或将优于2022年同期,四季度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

疫情过后,春暖花开,2023年被大家寄予了厚望。“生猪消费具有季节性特征明显,下半年屠宰量与消费需求优于上半年,从历年白条月度走量数据变化看,走势大致会是先抑后扬的状态,下半年需求优于上半年”,赵祖凯预计,两会结束后,会有经济利好的政策出台,消费需求环比改善,将拉动猪肉消费。

除了供需关系,政策环境及疫情也是两个对生猪价格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2014-2021年生猪价格不难发现,此阶段有2轮猪周期,第1轮为20153-20191月,周期时长47个月,其中上行期16个月(2014年口蹄疫去产能后供应减少),下行期23个月(环保退养+非瘟暴发产能出清),盘整期8个月(非瘟)。

政策层面的调控致力于稳定猪价,避免大起大落。据赵祖凯介绍,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同时通过猪肉储备调节机制,目的在于保供给、稳猪价。而疫情对猪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对短期猪价助涨助跌;2.加速产能去化,导致周期拐点的到来。与会嘉宾记录精彩内容


想精准预判2023年的猪价不太现实,因为有多重影响因素。但赵祖凯认为判断行情趋势却是可以做到的,2023年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四大方面:1.需求端,疫情相对稳定,2023年消费复苏是大概率事件,猪肉需求较前期好转;2.供给端,2022年能繁母猪存量连续增加,供应相对充足,猪价上涨面临压力;3.战争、疫情、宏观调控等不可控因素影响,造成更多不确定性,行情具有悖理可能;4.市场情绪,二次育肥进场、超跌止步、堰塞湖现象形成等,2季度上涨可能将不达预期。

赵祖凯分析认为,2023年上半年行情或将优于2022年同期,下半年生猪供需同步增加,生猪价格震荡,其中第三季度或为年内价格低点;第四季度季节性上涨可能出现,最高点预计不会突破202210月同期价格,延续时间将取决于第三季度低迷期去产能化程度。

点赞(2) 打赏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