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 记者李峙贤
当前猪价低迷,依旧坚守的猪场都是长期主义者,想要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增效降本,也不能忽视非瘟的防控。5月17-18日,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第三届畜牧业生物安全大会上,兆丰华集团动保事业部全国产品总监葛代兴分享《健康管理服务之非瘟综合防控方案》。他表示,防控非瘟需把握好精准检测、高效消毒和提升猪群免疫力等重要环节。
兆丰华集团动保事业部全国产品总监葛代兴
非瘟疫情呈现新形势,蓝耳场风险更高需警惕
非洲猪瘟对于养猪人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虽然从国内出现疫情至今尚不足五年,但幸存下来的猪场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非经验。葛代兴认为,防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行业内几乎不存在短期净化的可能性。
随着病毒的变异,非瘟疫情也呈现出新的动态。葛代兴表示,野毒株、人工缺失株、自然变异株等多种毒株共存,增加了防非的难度。同时,毒株致病性减弱,隐蔽性增强,也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据葛代兴介绍,毒力减弱,拔牙的方法效果也受到影响(不易察觉、不易检测、不易剔除、不易溯源);病弱猪、亚健康猪、怀孕母猪先发病,健康猪带毒不易发病,阳性猪持续带毒、变异,不定期散毒,应激条件下(转群、高温、寒冷、去势、打针、配种等)可被激活。
据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非瘟病毒广泛存在,呈现局部散发、区域流行的态势。而且,南北方形势不同,北方多为野毒+变异株,南方多为疫苗毒+变异株。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蓝耳阳性场非瘟发生的风险更高,清除难度更大。
“当前仍无苗可免,无药可治”,葛代兴表示,非瘟疫苗研制难度大(安全性、有效性目前无法兼得),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也没有可以治疗该病的(化学)药物。非瘟根除难、耗资大、周期长,非瘟防控必然常态化的工作,并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生物安全仍然是当前防非的必由之路。
精准检测是防非第一步,六大关键打造防非综合方案
如何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做好防控?葛代兴建议猪场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做好监测和检测。葛代兴认为,猪场要做好精准检测如PCR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第二是高效消毒。葛代兴认为,要科学选用并正确使用消毒剂。从分类来看,可分为超级消毒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如过硫酸氢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如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胺类化合物等;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其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如碘消毒剂、醇类和酚类消毒剂;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如氯已定等双胍类、中草药消毒剂等。猪场可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在葛代兴看来,人也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消毒剂拥有各自的属性及优劣,需要正确的使用方法,要按照有效浓度来使用。
第三是做好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净化,提升猪群免疫力。葛代兴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1.夯实健康根基,为猪群提供清洁的日粮和均衡的营养;2.提升粘膜免疫;3.减少应激因素,营造符合动物福利和健康养殖的舒适环节;4.排除疫情突破口,做好基础病免疫,及时淘汰病弱猪;5.慎用“2ml技术”,特别是母猪;6.创新育种模式,选育抗逆性较强的品种或品系。
“大北农拥有20多万头母猪,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防非经验,可以有效地保护猪群”,据葛代兴介绍,兆丰华打造了综合防非服务方案。据介绍,方案包括高效消毒(金卫康)、中药组方提高耐受力、万泰来防治细胞因子风暴、高敏P72基因试剂盒、三基因鉴别野毒疫苗毒,结合非瘟抗体ELISA试剂盒/胶体金快速检测板等关键环节,六位一体打造防非“六脉神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