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 李萧佳
“近50年育种对养猪增效的贡献,遗传育种占40%,营养饲料占20%,饲养管理及环境调控占20%,疾病控制占15%,其他占5%。”3月21-22日,由南方农村报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2023中国猪业健康管理大会暨猪病净化高峰论坛在长沙隆重举办。会上,广西一遍天种猪集团总裁、高级畜牧师杨厚德分享《种猪育种企业应该把控的几个关键要素》。他强调,育种工作对于养猪增效来说极其重要,需注意选址、团队建设与疫病防控等。
广西一遍天种猪集团总裁、高级畜牧师杨厚德
种猪企业需要注重选址与环境控制
育种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杨厚德认为,是培育出优质种猪(优良的生产性能、高度健康和适应性强的种猪),以及赢得种猪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的种猪育种企业根据技术力量、经济实力和所做的育种成效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级的特大型种猪育种企业;省、市、自治区的中型种猪育种企业;小型种猪育种企业。
杨厚德表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种猪企业都需要注重选址与环境控制。种猪场选址方面,一是远离居民区、学校、工厂、屠宰场、市场、矿山、垃圾处理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厂、公共车辆洗消烘干中心、饮用水水源区、远离交通要道。种猪场最好选址于僻静的无道路穿越的山区地区;二是远离养猪、牛、羊、禽等养殖场。
种猪场水源方面:一是打井:从地下取水或从鱼塘取水风险比较大,地下水源有可能遭受病原污染,让猪感染疫病。所以必须对水进行检测和消毒;二是最好是使用人饮的自来水。此外,还必须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资源化处理工厂,做好种猪基地的环境控制(配备有保温、降温智能化设备设施)。
人才与防疫是育种企业发展的基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杨厚德表示,种猪育种企业需要有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如育种团队、兽医团队、管理团队、种猪销售团队、饲料配制及品控团队。
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外,种猪育种企业还需有严格的疫病防控体系。杨厚德强调,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的成功与否,决定育种企业的成败。农业农村部已出文规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2025年前,必须净化5种猪重大烈性传染病,即非洲猪瘟、猪瘟、蓝耳、伪狂犬病、口蹄疫。
如何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杨厚德介绍:1、种猪场必须配备有洗消中心、高温烘干房、猪群转运中心、饲料临时停放过渡房、消毒池等基本的生物安全设施;必须配备有疫病检测实验室和饲料检测实验室。同时种猪场的饲料厂饲料原料必须先烘干或先加工成成品后再高温(65-75℃)烘干;种猪场的其他外购物品也必须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使用。2、兽医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种猪场不仅要有稳定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的兽医队伍,也要有生物安全执行和检查的监督队伍。3、种猪场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制度,如人员隔离制度、车辆消毒制度、病料的采样及疫病检测制度、外购物资的高温消毒制度等等。特别提醒:疫病防控工作应是由繁到简、精准防控。4、种猪场必须做好重大疫病的预警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猪群的异常猪进行检测:非洲猪瘟、猪瘟、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
“要做好疫病防控,种猪场应配备以下重要防疫设施:车辆洗消中心、车辆烘干消毒房、猪群转运中心、车辆消毒池、饲料临时堆放仓库、多功能消毒房、员工隔离房、疫病检测实验室、饲料检测分析室。”杨厚德表示。
产学研相结合利于开展育种工作
对于育种体系,杨厚德认为,育种企业育种素材起步要高,育种素材要丰富。其次,育种企业的育种目标和方向要明确,包括生产性能(产仔数、达目标体重日龄、背膘厚、饲料利用率等)、健康状况(培养抗病新品系、配套系)、风味(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等肉质性状,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对猪肉风味的要求);适应性(培育出的种猪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
他建议,对核心种猪群进行大规模生产性能测定,把优质的种猪测定后挑选出来。采用可靠的个体识别技术,保证种猪群系谱的准确性;清楚掌握种猪企业的种猪群家系或个体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做好选育选配工作。“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开展种猪育种最好的合作模式。”
对于种猪配套系或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杨厚德认为,种猪育种企业应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性能、风味优良和高度健康的种猪配套系或专门化品系。
他还强调,种猪育种企业应匹配量身定制的营养方案(或自建饲料厂)与饲料与原料品控设备,以便从营养设计、原料品质检测与饲料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调控种猪的营养。种猪育种企业应吸收和利用全球最新种猪育种成果。最后,杨厚德表示,种猪育种工作永远在路上,希望育种之路后继有人,青出于蓝胜于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