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 高勇红

2023年5月21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兽药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在山东鲁抗召开。会议就养殖业发展形势、动保格局变动趋势、兽药制剂发展战略、新产品研发路径与技术分析等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和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兽药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

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分会理事长邓旭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秘书长徐士新,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扬州大学教授卜仕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兴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聪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显会、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剑胜、济宁医学院教授夏勇、鲁抗医药董事长彭欣、鲁抗医药总经理董坤、鲁抗医药副总经理曹海峰、鲁抗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郭强、鲁抗动保总经理朱元东、鲁抗动保副总经理刘贵军、鲁抗兽药研发中心主任武茂成、鲁抗兽药研发中心主任助理吉利伟等参加会议研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助力健康养殖

2023年,随着稳产保供任务完成,养殖业急需从粗放型野蛮生长,变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兽药产业也要转型升级,破解行业发展当中的难点,助力健康养殖,来提升我国动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非瘟重塑了猪业格局,国内TOP20猪企5年翻2倍,2023年预计出栏2.18亿头,集团和规模化场将于2025年占领约60-70%的市场规模。以“猪周期”为代表的行情震荡也严重冲击着畜牧养殖的稳定性,会发生产能的调整。在这种形势下,更加需要动保企业为养殖业护航。养殖集团强化降本增效策略。在这种形势下,动保企业承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纷纷在经济动物药领域增长的同时,在宠物药上开辟新的赛道,并尝试进入生物制品领域。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显会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显会认为,尽管猪禽养殖业在走向巨头化,到2025年,预计养猪集团养殖会占到国内养猪总量30%,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经济动物养殖从治疗为主转向以“治疗性预防”为主,保健、消化道产品的用量会越来越大。其目的是提高动物的应对病原、环境压力的阈值。兽药研发应大力向保健领域倾斜,在工艺上,更多通过缓释作用延长药物合理有效浓度期,抑制病原复制的同时最大力度减轻对动物的副作用。

吉林大学教授邓旭明

吉林大学教授邓旭明认为,兽药制剂开发评估治疗有效浓度时,可从“杀灭病原”转为“抑制病原”有效浓度。以细菌为例,其结构组成非常复杂,有不同的功能区分,可以开发不是定位杀灭,而是抑制其摄取营养等基础功能的新型药物,在有效浓度上低于杀灭用量,从而有效控制药物用量,实现减抗与降本的目的。

破解行业发展难点, 专家开出兽药创新“药方”

目前不少动保企业在宠物、兽用中药、激素、生物制品领域都有所布局但也碰到了不同程度的瓶颈。这种情况下,兽药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宠物药品一直被认为是蓝海领域,已形成宠物动保企业、传统畜禽动保企业、人药企业与国际巨头并驱争先的格局。行业多认为目前宠物生物制品进口占有率高达94%,国产替代空间大,从当下获批的新产品种类上看,诊断制品是最多的,这与诊断制品的门槛相对低也有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聪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聪明认为,宠物用药上,近年来犬、猫类病毒、细菌性疾病减少,并且聚焦在几单品上。但是功能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老年性疾病、抗抑郁上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是企业的重点研发新方向。

扬州大学教授卜仕金

扬州大学教授卜仕金认为,水产养殖用药目前报批的非常少,而淡水养殖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也非常多,在微生态、植物提取物领域等非常有希望找到一款成为业界标杆的产品的领域。

此外,兽药中药保健深入人心,在蛋禽方面应用广泛。农业部出台了支持中兽药研发、生产及临床使用的相关政策;多位专家建议可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解决中药、植物提取物的吸收率、活性低、作用不确切的核心问题。

创新驱动,积极布局新兽药

纵观当前动保市场,国内兽药企业市场竞争全新阶段,兽药数量严重过剩,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同质化严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动保企业已成为众多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与事业使命。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徐士新

兽药产业将向做精、做强、做专的方向转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秘书长徐士新认为,抗生素减量化是今后的趋势,国内兽药厂家应扩大优势,坚持制剂工艺突破,不断做到新产品的差异化、优质、优价。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认为,企业可开发符合减量化用药的复方制剂、或更新制剂技术、实现现有产品迭代,但开发前必须明确药证政策。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兴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兴元认为,禽药在缓控型制剂上仍有广阔研发空间,针对禽肠道的特殊性,须研究如何使局部药灶作用时间更长,吸收更均匀,改良饮水给药的方式。企业应不断开发差异性的制剂,做到工艺技术上的领先,并且从减抗、临床便利性等市场需求出发,形成差异化竞争。

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剑胜

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剑胜:制剂药物的剂型改变能提高产品的生命力。如牛药的适口性、牛用药喷剂、新靶点的宠物用物等。

济宁医学院教授夏勇

济宁医学院教授夏勇认为,新型外源超氧化物歧化酶存在活性低、稳定性差、成本高等缺点,但经过结构修饰和越膜改造研究后,在动物保健、兽药减抗上有广泛应用。

踏上高原再攀高峰,做动保行业的领跑者

据悉,鲁抗动保成立于1993年,公司具有年产兽用原料药20000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逾20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公司2022年动保板块销售收入超23亿,2022年兽药制剂销售收入12亿。

鲁抗医药总经理董坤

鲁抗医药总经理董坤介绍说,鲁抗动保从1990年代生产国内第一个兽用抗生素盐霉素,开创了国内医药企业生产研发兽用原料药的先河。公司有信心和决心在一类新兽药上持续投入和创新,将重点在创新药、合成生物学应用上继续扩大科研机构联动合作与成果转化,以取得重大突破。

鲁抗医药董事长彭欣

鲁抗医药董事长彭欣介绍鲁抗在新药注册与开发、药物学应用研究、科研单位合作现状。鲁抗药物研究院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平台。并通过与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各农业院校等国内知名院校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的螺旋式发展。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机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取得长足发展和重大突破。 

本次活动聚集兽药权威专家智慧力量,立足于减量化用药的政策要求,构建兽药新品研发、产品结构调整、多元化布局的主抓手,引领兽药创新与合作方向,将促进兽药产学研单位开展联动合作,助推我国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合影 

点赞(2) 打赏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