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2022年下半年持续走高的猪价,多家猪企年度业绩喜报纷飞,但也有部分猪企却延续亏损,分化明显。
除出栏养殖成本差异化以外,猪价波动期间,企业的产能扩张节奏、出栏节奏以及盈利结构不同,也导致了上市猪企业绩有所分化。展望后市,供需宽松情况下,猪价在2月份或仍将小幅下滑,有望在3月份后迎来一定程度的回暖。
去年是养猪红利年,为何各大猪企却出现冰火两重天的业绩?“各大集团养殖成本差异化其实是一个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神农集团为例,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加9.29%。公开资料显示,神农集团2022年第四季度养殖成本15.4元/公斤,在各大上市猪企中仅比牧原股份高。“我们应对猪周期(波动)的模式就是降本增效,不盲目扩张。”此前,神农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吴梦雷表示,“虽说养殖成本差异是造成猪企业绩分化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原因在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及地区定价权上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同时在高价、低价期间,企业的产能扩张节奏、出栏节奏不同,以及盈利结构不同等因素,也导致了上市猪企业绩有所分化。”
据新牧君了解,近期多家上市猪企公布了最新的生猪养殖成本,其中温氏、新希望、神农等企业也透露了2023年的养殖成本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布的养殖成本目标的企业中,均已低于8元,进入了7元区间,2023年猪企间的成本竞争是否会更加激烈?
温氏股份:降本增效年底剑指170万头存栏目标,2023年养殖成本目标7.7元/斤
供需宽松猪价颓势延续,养殖亏损何时反转?
展望今年,由于春节后处于消费淡季,猪价延续去年年底颓势。新牧网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月31日,全国生猪均价为6.94元/斤,养殖业继续亏损。另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截至1月31日,自繁自养亏损344.58元/头,5.5月前外购仔猪在当前猪价下亏损535.53元/头。
需求端方面,据记者了解,1月屠宰开工率28.21%,较12月下跌1.84个百分点。另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截至1月31日,81家屠宰企业宰量为102261头,需求尚处于恢复之中。
猪价何时迎来上涨,养殖亏损何时反转?“春节期间,生猪市场成交清淡,但是假期结束之后,规模场出栏节奏陆续恢复正常,部分散户抗价惜售,出栏意愿一般。2月行情在供需双利空情况下将继续维持磨底阶段,猪价或较1月下滑0.8元-1.0元/公斤。但随着大猪的持续消化,二次育肥的入场以及部分屠企分割入库,需求向好之后,价格将摆脱磨底,猪价将在3月迎来上涨行情。”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潘婷婷告诉记者。
在江苏林梵可实业生猪期货交割总负责人张龙看来,目前生猪价格还没有形成底部,二育的猪还有10%左右没出完,大部分都在东北地区。现在山东大部分屠宰场做分割入库,入库的量看价格而定,价格高则立马停止入库,价格下来则再次开始。且白条销售端行情非常差,白条订单太少,屠宰企业压价的意愿非常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关部门表示猪粮比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但近期收储可能性仍然较小。
回溯去年,2022年首次收储时间为3月3日,当时猪价为12.50元/公斤。而当前猪价为13.91元/公斤。“从稳价保供方面来看,近期收储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猪价持续下跌,若猪粮比达到5:1以下启动一级预警,国家将立即组织临时收储。”潘婷婷表示。
据记者了解,2022年首次收储为1.94万吨,而去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日均产量15万吨左右。“收储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市场情绪的引导,稳定各方心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潘婷婷表示。
国都期货研报显示,从基本面来看,年后消费下降,但生猪出栏体重仍处于正常偏高水平,即供给端压力仍然较大,供强需弱下,预计当前生猪价格仍在探底阶段。而后续收储政策能否为猪价提供支撑,还需关注单次收储规模以及收储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