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 李宗林
种猪测定杜洛克品种包揽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种猪测定大白品种包揽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两家体系内猪场荣获美丽猪场牌匾;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评选为广西第八届种猪博览会优秀种猪生产企业……
种猪博览会颁奖现场
3月17—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23年养猪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壮乡养猪节”暨第八届种猪博览会上,史记生物斩获多个重磅奖项,一举惊艳了广西乃至全国养猪业同仁,充分展现出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的实力。
此次养猪学术年会,史记生物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傅衍也亲临现场,分享了《育种十年,史记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的技术突破》。
适应行业变化趋势,纯种种猪存栏超4万
史记生物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傅衍
“国内种猪育种的变化趋势与养猪业的变化是同步的。”在傅衍看来,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国内养猪业不仅在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进程上得到快速推进,而且数字化、流程化、智能化养猪也正在形成。
伴随着养猪业的变化,我国种猪育种也呈现出五大变化趋势。一是育种模式的改变,从联合育种到集团育种;二是育种理念的改变,从关注体型外貌到价值育种;三是育种技术的改变,基因组和CT等新技术开始应用:四是繁育体系的改变,闭群生产模式和公猪站网络逐渐形成,并相辅相成;五是业务模式的改变,为客户提供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集团育种的代表,傅衍用三个阶段,回顾了史记生物10年育种路。一、引进吸收阶段,从在全球选择合作伙伴,到引进种猪及遗传服务,再到入股跨国公司(占CG公司40.69%);二、创新应用阶段,从跨国公司内的全球联合育种,自主体系的开发和完善到独立自主育种;三、准备IPO阶段,标志性事件正是2022年7月,史记生物从天邦食品脱离,成为独立的专业育种公司。
目前,史记生物已拥有遗传核心场2个,在建核心场1个,生产核心场3个,扩繁场3个,纯种种猪规模4万余头;有8个在运行的公猪站,2个在建公猪站,公猪存栏(包括在建)逾6000头。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设有5个服务中心。
据史记生物华南服务中心总经理潘中术透露,史记生物尤其重视华南地区市场,广西全区布局有贵港遗传核心场、贵港公猪站、大化公猪站、六也生产核心场四大基地,其中贵港遗传核心场是史记生物目前最大的遗传核心场(3000头GGP存栏),公猪站遗传进展也位居公司前列,同时全区还配有10万头规模的种猪培育场。
七大关键技术运用,遵循价值育种原则
“史记生物育种工作,已经从体型外貌过渡至价值育种。”傅衍表示,史记生物当前更关注猪只料重比、生长速度、瘦肉量等指标,遗传进展关注的也是商品猪的价值/效益的提高,希望每头商品猪每年能帮助养户提升8-10元的效益。
同时,新技术在史记育种工作中也已普及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育种、考虑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抗病及肉质选育技术、CT测定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多组学(基因组、代谢组、微生物组学等)的应用七大方面。
其中,史记生物是应用CT测定技术的全球三家种猪公司之一,并且还自主开发与CT测定设备相配套的软件,实现在活体上完成瘦肉率、骨率、脂率等指标测定,将育种选择准确性大大提升。
在诸多新技术应用的支持下,史记生物的种猪性能也表现优异,种猪亦受到市场用户青睐。据傅衍介绍,史记的TB-EB5是优质肉品系,不对外销售种猪,但对外销售精液(特别是冻精),已有许多品牌肉公司购买 TB-EB5 精液用于试验及改良肉质。
本次史记生物在种猪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潘中术认为,与其说是一鸣惊人,不如说是厚积薄发更为恰当,其中特别感谢傅衍教授一直以来的全情投入。他表示,收获的这些荣誉,不仅是行业对史记生物作为专业育种公司的认可,也坚定了自己和同事们作为育种工作者,继续为行业奋斗的决心。
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荣获优秀种猪生产单位
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选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大白公猪奖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